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拿出5500亿做LP,谁能拿到险资的钱?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8-02 15:37:11

2023年上半年,全球股权投资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募资端受大额基金及外币基金募资放缓影响,依旧延续下行态势。与此同时,险资LP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上不可忽视的活跃力量。根据保险资管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为5500亿元。2023年1月至今,险资共有32家LP出资参与了26支私募股权基金

自2020年下半年“开闸”以来,险资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成为VC/PE眼中的“大金主”。在市场缺乏真正“长钱”的募资寒冬,险资成为不少GP等待的“春意”

01 北京这支母基金又启动一支子基金

自2010年《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发布首次明确允许险资开展间接股权投资以来,相关监管政策几经变更和增补。2014年,《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放开险资参投创业投资基金。此后三年,险资在政策鼓励下开始大面积参投股权投资基金。2018年,受到资管新规影响,市场资金收紧,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募资进度放缓,险资出资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也断崖式下滑。

近三年,随着险资出资VC/PE的限制政策陆续松动,险资作为LP对外投资基金迈向常态化2020年,泰康乾亨股权母基金成立,成为中国母基金行业内首支由险资自主发起、进行财务性股权投资的母基金。一年后,第二支险资发起的市场化母基金成立:太平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于2021年12月正式宣布成立,该基金管理人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保险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太平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注册规模100亿元。2022年4月,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太保长航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规模为200亿人民币,这是一支股权母基金,也是中国母基金行业第三支险资发起的市场化母基金。

结合险资过去一个十年的波浪式前进历程,不难看出,险资以LP的身份亮相,与监管政策调整密不可分。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已覆盖了资产负债管理、大类资产比例、投资管理能力、品种投资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资管产品监管等方面。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国家多次发布政策鼓励险资参与股权投资,发挥其优势,增加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

02 战略新兴+大健康,目前险资的两大投资重点

据母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一年,险资LP出资已超130亿元。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光大永明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大家人寿等险资均进行了对外出资,而获得险资投资的GP则包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源码资本、君联资本、高榕资本、高成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领域涵盖了先进制造、医疗养老、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综合来看,保险私募股权的投资重点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与保险主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和大健康领域,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新基建、新能源、科技制造等行业。

险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既源于政策大力引导,也基于险资自身需求。面对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经济转型升级等大环境,险资配置难度加大,而医康养及新兴产业的企业资金需求正好与险资追求长期稳健投资收益特性匹配。当前市场上约一半以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存续期为7-8年,5+2,5+3等期限设置最为常见,这一特性有利于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的优势。

险资的大体量、长周期属性,天然匹配股权投资的期限配置,在促进投资收益持续稳定和有效的分散风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险资都天然是VC/PE的最优选LP,也是当下人民币PE和VC最渴求的市场化LP种类。

长期资金来源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投发展的关键问题,募资市场目前仍然缺少真正的“长钱”。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创业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从最初介入初创企业到实现退出,一般需要5-7年,这就需要大量长期资本的支持。参照国际经验,VC/PE 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老金等保险资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各种家族财富,而国内这方面资金并未成为主流,甚至渗透率只有 2%—3%左右。

不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长期资金入市环境正在出现积极变化。202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股权投资是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要采取“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今后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将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创投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

证监会今年2月在答复《关于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提案》中也表态,证监会一直积极推动引入长期资金,改善行业募资环境。证监会先后推动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取消保险资金投资创投基金“单只基金募集规模不超过5亿元”限制,为引入保险资金提供制度支持。并与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市场机构积极沟通推进社保基金、商业银行理财资金、保险资金等与股权创投基金合作,努力推动解决影响双方合作的难点痛点问题。

03 八仙过海,谁能拿到险资的钱?

险资布局股权投资的利好政策接连不断,VC/PE数度引颈而盼。但截至目前,受资金特性影响,险资在注册资本金、管理资产余额等硬性门槛方面要求仍然较为严格。险资内部自然形成一套“白名单”,真正能拿到险资的钱的GP始终是少数。

什么样的GP能拿到险资的钱?国寿资产创新业务部副总裁庄思亮此前在2023中国母基金开年大会上指出,险资选拔GP有两方面标准首先是理解:“大家必须得有共识,GP需要对于我们的合作理念、投资理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我们会看GP以前有没有和保险资金合作过,对于保险这种负债驱动的资金属性理解到不到位,对于我们长期审慎运用的原则怎么去落地,等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共识,那么GP和我们思维不一样,合作起来也费劲。”其次则是专业,“我们选择的GP一定要在某些方面比我们专业,能做我们所不能做的东西,比如对于行业的追踪一定要广、理解要深,甚至对于变化一定要比我们敏感,只有这样的机构对我们来讲才有价值。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险资担心的风险主要包括,退出时间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资产后续估值难度较大,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根据目前险资投资到股权基金的情况来看,险资还是更加青睐业绩稳定的头部GP,能够有效平衡风险、收益和流动性,满足保险资金对于风险厌恶、有限收益和高流动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背景资源雄厚、业绩较好的综合性基金和专注某细分领域的基金更容易受到险资青睐。对大部分中小GP来说,让险资的“长钱”进入自己的口袋,还不是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