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减持 私募退出 限售股减持 私募基金涉税
共有16个
-
哈罗出行放弃美股上市,三大运营商集体退出美股,滴滴是前车之鉴
时间:2023-02-06 16:59:44中企美股上市遭遇惨败,狂跌438亿美元引发国内震荡,继多家企业退出美股之后,哈啰出行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滴滴打车在美国翻车大家出行常用的打车软件滴滴已经在今年的年中正式上市了,比起其他企业上市热闹非凡的景象,滴滴的上市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不敲钟...
-
中国股市成交量放大 内资是当仁不让的主导者
时间:2023-02-06 16:40:21近期,有关北向资金入市的讨论较多。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341.79亿元,而同一时段大单资金净卖出1085.39亿元。这两个并不具可比性的数据,被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说成“外资成为做多的绝对力量,内资则正在离场”。这种说法显然形成了误导。笔者认...
-
周期短、回流快 S基金加速发展 当前还有哪些挑战?
时间:2023-02-06 16:02:26S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S基金收购私募股权基金份额,正逐步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有效途径,为VC和PE从所投项目退出提供重要通道。S基金属于相对较新的投资品类确定性更强 收益率较高 退出更快第一财经:你好王总,感谢接受我们
-
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已增至7家 金融业开放激发“鲇鱼效应”
时间:2023-02-06 15:50:41兔年春节假期后第一周,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再添新成员,第七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诞生。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23年,外资布局中国公募市场节奏明显加快。随着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申请新设、收购不断加速,中国本土公募基金公司将面对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大摩”
-
狼会水土不服吗?七大外资公募角逐中国,能不能长大?各自的竞争法宝是什么?
时间:2023-02-06 15:37:12伴随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基金公司于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至此,外资独资公募陆续启航,包括贝莱德、泰达宏利、路博迈、富达、施罗德、上投摩根、摩根士丹利华鑫在内的7家公司均已成为外资全资公募基金。2003年至2007年是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设立...
-
备战全面注册制投行在行动!答疑客户、梳理储备项目、调整组织架构、吸引人才…
时间:2023-02-06 15:26:38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投行开始忙碌起来了。自证监会发布有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后,投行内部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学习,也有投行在公司内部征求反馈意见。项目梳理同步进行。有的投行团队近日以来梳理在手主板项目,对项目
-
投行权与责:或取消“连坐”机制 两券商“一查就撤”遭重罚
时间:2023-02-06 15:12:45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中介机构责任将进一步被压实。证监会表示,要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压实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责任。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强能力建设。其强调,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现场督导
-
金融科技公司为何选择“双重主要上市”
时间:2023-02-06 15:10:00又一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2月1日晚间,港交所网站披露,陆金所控股(NYSE:LU)拟以介绍方式登入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陆金所控股不是第一家在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去年7月4日,平安集团旗下的
-
金融科技公司热衷双重主要上市
时间:2023-02-06 15:07:54又一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2月1日晚间,港交所网站披露,陆金所控股(NYSE:LU)拟以介绍方式登入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去年以来,金融壹账通、360数科等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以不同方式登陆港交所,实现美股、港...
-
全面注册制时代 开启投行马太效应或加剧
时间:2023-02-06 15:06:47近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的修改和变化陆续落地,市场对于全面注册制的年内落地已有充分预期。业内投行人士指出,全面注册制改革将释放更多投行业务机会,为券商投行IPO业务带来增量。同时,全面